Skip to content

長者健康專訊

第44期

健康專題

正向心理的法則

甚麼是正向心理?
正向心理學是一個以實證為基礎的心理學範疇,著重分析和找尋人類的優點及潛能,發掘、培養個人和社會群體的優點和美德,追求積極愉快的人生。研究發現正向思想、性格和情緒,例如豁達、友善、樂觀、愉悅等,能增進自我效能和效率。 因此正向心理的原則亦開始被應用在個人、學校和機構之上。
人到晚年,面對很多轉變和挑戰,當中不乏正面積極的經驗,但亦伴隨著種種困難如經濟問題、機能衰退、喪偶等等,對長者構成一定的壓力。本文跟大家探討正向心理學與活出積極愉快晚年的關係,冀盼為大眾帶來一些啟發。

健康人生,由心而發
一個人對年老的想法和信念,某程度上主宰了他是從容地還是憂心地面對晚年。研究指出,原來這些想法不但主導情緒,還會實質地影響晚年的身體健康。
抱積極觀念的人,認為人生即使踏入老年仍是有希望、有價值和充實的,他們較多實踐均衡飲食、恆常運動、戒煙、定期作身體檢查、維持較佳的聽覺、視覺和活動能力,即使患病亦有較佳的康復情況,而且這些優勢並非受健康狀況、性別、種族和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。研究指出,當人們對老年有正面的期待和觀感,對生活的控制感便較強,因此更儘力為自己健康負責。由積極心態所引發的一連串行動,長遠會為健康帶來益處。
然而,坊間有關對晚年的負面信息比比皆是,以上的發現似乎與普羅大眾對晚年的認知大相逕庭。長者們甚至不知不覺漸漸認同了這些信念,例如認為人老了就不會快樂、不能照顧自己、與社會脫節、沒有價值,因而變得消極、沮喪或抑鬱。

澄清誤解,活出正向晚年

1. 積極晚年非難事
事實上,即使長者面對各種身心變化,仍可以保持自信和積極的態度。有調查及研究發現,壓力、煩惱和憤怒等情緒困擾均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,長者負面情緒實際上比青年及中年人少,甚至經歷更多正面情緒。 有別於普遍「老了便沒有用」的看法,香港大部分長者均能在社區生活,他們照顧自己之餘,當中不少更負責照料家人起居飲食,可見大多數的長者仍能持續地為家庭作出貢獻。其實,即使活動能力減弱,長者亦可善用社會資源,配合適當的訓練和輔助器材,提高自理能力,改善生活質素。

2. 親友共行互支持
晚年會否享有美滿的家庭及人際關係,很視乎長者本身的心態和努力。儘管家庭趨於核心化,但本港大部分的長者仍然和家人或配偶同住。長者亦可透過電話、網上社交平台等主動與其他親友聯絡,表達關愛。積極參與社交活動,更有助長者結交朋友,擴闊生活圈子。 長者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,累積了深厚的處世智慧,實是家庭及社會的寶貴資源。社會各界應積極推動長者、家人以致市民大眾,建立對老年的正面態度,從而促進長者享受正向晚年心理帶來的健康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