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長者健康專訊

第21期

中風後的情緒及心理適應

主持人:今次播送題目是中風後的情緒及心理適應,我們有臨床心理學家在此討論,其實中 風是否真的很可怕呢?

臨床心理學家:中風是本港第三號「致命殺手」,可令病者身體不同部分失去功能。雖然如此, 各位老友記別以為中風等同癱瘓或殘廢而過分憂慮。事實上,透過康復治療,加上病者的意志及家人的支持,超過一半患者可回復自我照顧的能力。若大家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,例如避免吸煙、酗酒等,定時做適量的運動,保持心境開朗,以及建立均衡的飲食習慣,均可減低中風的機會。

主持人:中風患者及家人面對什麼心理壓力?

臨床心理學家:中風病發通常比較突然,病患者初期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中風的事實。當基本 的日常起居生活也要別人協助和照顧時,患者情緒便會變得低落,對未來的生活感到徬徨和焦慮。另一方面,照顧者需要付出不少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中風患者,長期的體力和精神透支往往令他們吃不消。因此,心理矛盾和衝擊亦是患者及其家人所需要克服的問題。

主持人:中風患者及其家人怎樣共渡難關?

臨床心理學家:他們可嘗試以下的建議:

(一) 保持積極樂觀的思想

  • 負面的思想只會令人意志消沉,阻礙康復的進度。患者應以理性的角度去理 解自己的病情,不應誇大或忽視病情
  • 為自己訂下一些能力範圍可達到的合理目標,從而建立成功感
    例如:自我鼓勵—「只要盡力而為,便會日漸進步!」

(二) 增進知識、勤加練習

  • 增加對此病的認識,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疑慮
  • 積極學習醫護人員所教授的知識和技巧,並勤加練習,加快康復的進度

(三) 尋求情緒及社區支援,減輕壓力

  • 積極參與社交活動亦能使患者拋開煩惱,令心境變得開朗
  • 若生活遇上困難,患者可向社會服務機構尋求協助,從而減輕自己的負擔
  • 現時亦有不少病人互助組織,提供多元化的服務,讓病人之間可以互相連繫,彼此支持和勉勵

(四) 增加良性溝通

  • 家人宜多加鼓勵和讚賞,肯定患者的努力
  • 給予患者學習自我照顧及獨立處事的機會

主持人: 欲知更多資料,可參考宪生署與瑪嘉烈醫院合力製作的「護老錦囊之中風後的適應」 視像光碟。多謝臨床心理學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