適應退休
退休是人生一個重要階段,需要我們在不同方面做好準備,才能享受到當中的樂趣。
對於退休常見的謬誤及其真相
謬誤一:
以為退休毋須計劃
研究顯示,對於那些缺乏穩定目標和計劃便退休的人,其適應退休生活會較差。
謬誤二:
認為退休後會百無聊賴
有研究顯示那些期望退休後要有充實生活才感滿足的人,跟進其退休後六、七年的生活情況,發現其生活質素,相對於缺乏期望的人適應較佳。
謬誤三:
認為退休代表無用、無價值
研究發現,那些在退休後仍保持積極參與小區活動的人,他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會較高
謬誤四:
認為退休會令身體健康衰退
其實,在六十至六十五歲之間,身體機能的衰退一般會愈來愈明顯,這正值是退休的年齡,因此容易使人混淆。事實上,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加速身體衰退的真正原因。
退休生活的轉變與調適
當退休臨近時,我們都會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面對退休帶來的轉變。所謂「資源」不僅包括經濟狀況,還包括自己的身體健康、家庭及人際關系、和日常生活的習慣。
1.
經濟
退休前及早籌謀和做好財務風險管理,使退休後的生活更有保障。除了退休金,如長俸、公積金、強積金之外,長者還可預先考慮其他的退休理財計劃,包括年金、投資和儲蓄計劃等等。雖然退休後所收的金額或會比以前的薪酬為低,但退休後生活開支和稅務減少,還可享有長者的各項減價優惠。長者宜對自己的經濟狀況作一個全面的了解,消費時以量入為出為原則。有困難時亦宜坦然接受子女、親友或政府所提供的援助,但要避免高風險的投資組合、高息貸款或經常賭博,更別將養老的住所或積蓄作財務擔保幫助別人或饋贈親友等。
2.
健康
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實行健康的生活模式,例如:適量的體能活動、均衡營養飲食、作息定時、不吸煙、不飲酒、積極參與社交活動或保持社交聯系等,有助預防疾病,促進身心健康。
3.
家庭生活
如果與子女同住的話,長者雖然因退休而多了時間照顧其起居生活,但也要適可而止。時常逗留在家處理家務會減少了自己的生活空間,以致減少了參加其他體能、社交、外遊或康樂活動的機會,令退休生活變得單調而孤立。而且,子女或會對過多的照顧感到反感,甚至因感到生活的自主權被幹涉而影響彼此的關系,使長者感到吃力不討好。所以,退休後應該平均分配自己的時間。
4.
婚姻生活
退休後,建議夫妻重新分配職能與責任,彼此分工合作處理日常事務,例如洗衫、煮飯、家居清潔和維修、理財和購物之類,使雙方都可以發揮所長,共同分擔之余又能享受充實的生活。
此外,夫妻相處貴乎互相尊重,多尊重對方的自主權和選擇,不要過分幹涉對方的時間和金錢的運用、做事的方式、甚至飲食、社交或生活習慣。夫婦若能互相忍讓,多點著眼並讚賞對方的優點,而非處處針對並指責對方的缺點,婚姻生活定會更加和諧。
5.
社交生活
研究發現,多元化的社交模式對身心健康很有幫助。長者應在退休前便開始計劃如何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,例如與同事和朋友保持聯系,或培養新的興趣來建立新的社交圈子。長者亦可多接觸朋友、鄰居、街坊、長者中心或宗教團體等,對交朋結友持開放隨和的態度,愉快地過合群的生活。
6.
余暇時間
參與閒暇活動的長者,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會較高。長者應該因應本身的身體情況,經濟能力和交通的限制等條件,來選擇合適的活動,宜多元化並均衡地發展興趣,使退休生活更為充實。此外,現時有很多應用程序能夠協助長者融入小區,宜加以善用,讓退休生活變得更健康、方便。
總結
退休人士在退休的初期,間中感到生活苦悶,或因經濟狀況改變而憂心是常見的現象,然而,大部分退休人士都能隨著時間而逐漸適應過來。為了更好地適應退休生活,長者應該為自己的退休資源作好準備,當中不僅要好好規劃財務,還要為自己的健康、與家人親友的人際關系,以及閒暇活動各方面作好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