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8 - 活出安康樂耆年-長者精神健康手冊
P. 98

的便是行動不及以往靈活,雙腳無力。初時以輪椅代步,其後使用助行器。

                以前喜歡做的事,例如「打麻雀」、旅行等亦不能應付,在處理日常起居飲
                食亦感困難,例如因手震的關係,連碗筷也拿不穩,李太為此感尷尬和煩躁。

                情緒也變得容易波動。加上性格倔強的她,什麼也要「一手包辦」,對於患
                病後的生活和身體變化感到無助和無奈,時常責備自己變得很「無用」,成

                為家人的負擔。

                記憶方面,情況亦大不如前。李太謂以前可購買和預備一家十多人的菜式,

                而不用家人協助。可是在患病後,很多事物和剛說過的話很快便忘記,例如
                忘記常用的物件放在哪裏、在煮食時忘記已下了調味料、到較為遠的地方感

                到心怯,亦容易疲倦。於是,她寧願留在家中,避免與人接觸,李太對此感
                到頗為失落。加上在私立醫院作治療,醫療費用對家庭經濟也造成一定的壓

                力,李太為此非常憂心,時常表現得悶悶不樂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李太患病後和復康期間,由於兒女忙於工作和不同住的關係,照顧李太的

                責任便落在李先生身上。在這幾年裏,李先生偶爾也覺得壓力很大,甚至有

                困身的感覺。特別在李太患病初期,需要較多的協助和照顧,包括經常陪伴
                到醫院覆診,使李先生感到頗為疲累。此外,李先生亦患有高血壓,照顧李
                太的壓力對其身體及血壓也有影響。


                李先生會儘量留在家中陪伴李太,減少自己的社交和娛樂時間,例如到公園
                散步、與舊同事聚會等。即使外出也經常趕着回家,以免李太發生意外,心

                情也頗為焦急。有時候,李太因不能像以往處理家中事務,變得煩躁不安,

                亦自然把情緒發洩在李先生身上,令他感到十分吃力和難以處理。

            3.  李生和李太如何渡過難關?

            在心理輔導和抗抑鬱藥的幫助下,李太的情緒漸漸平伏,面對轉變亦作出積極

            的應對:

                •  尋求協助、積極面對轉變

                   » 李先生和李太均能抱着開放和積極的態度與臨床心理學家傾談。藉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尋求情緒支援,共同找出面對和解決困難的方法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協助患者在生活上的適應。透過心理學家的引導和鼓勵,李太主動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達自己的感受和看法,令李先生更了解和明白李太的心理反應,對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緒亦有較大的包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» 李太由主診醫生轉介到公立醫院作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,藉此減輕醫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療費用的負擔。另外,在藥物的協助下,李太的情緒已較為平靜,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像以前般憂慮和緊張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
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