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1 - 活出安康樂耆年-長者精神健康手冊
P. 61
3. 渡過節日喜慶的矛盾:喪親者每逢渡過喜慶節日,例如:冬至、農曆新年、
中秋、死者的生忌等,都較容易感到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的無奈。遇上街
上途人歡渡節日,而自己的親人卻不能再陪伴自己時,那份既心酸和失落
的心情更容易產生自憐及孤立情況。事實上,喪親者如能藉着參與一些悼
念活動或儀式 ( 如:前往墓地拜祭 ) 來表達對死者的心意,是有助順利過
渡哀傷期,並較容易展開新生活的 。
1
Ⅸ . 未能處理哀傷的因素及反應
要確定喪親者是否已從哀傷中復原,我們可觀察他們的情緒是否得到紓緩、
有能力繼續日常生活,並能將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,再次享受現在的生活 。
9
如果喪親者在哀傷的過程裡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,輔導員須詳細探討箇中
因由,幫助他們向前邁進。其實,整個哀傷過程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喪親
者能否回復正常的社交及日常生活:1. 喪親者與逝世者的關係;2. 喪親者
的性格特徵和背景;及 3. 逝世者的死亡原因 9, 12, 13 。
1. 喪親者與逝世者的關係
假如喪親者與逝世者的關係越長久、彼此情感越深及互相十分依賴的
話,親人的離世對喪親者的影響越大,所需要的哀悼時間會越長。另一
方面,如果雙方有未解決的衝突或生前處於矛盾 ( 如:又愛又恨 ) 的關
9
係中,喪親者會出現較多複雜的哀傷反應 。
2. 喪親者的性格特徵和背景
這包括以往面對喪親的經驗、性格、健康狀況、以往的精神狀況、社交支援
及其他壓力事件。
• 經濟狀況
當親人離世前,假如長者擁有獨立而穩定的經濟能力,可減少他們因喪
親而引起的生活危機 2, 9, 14 。
• 接連的喪親經驗
如果長者在不久以前已經有家人逝世,如今再次面對親友離世,其哀傷
經歷便會複雜一些 。
9
• 性格
有些人個性較為理性,容易把自己過於抽離於喪親的事實;相反地,另
一些人又太過感性,令自己常常在哀傷中不能自拔 。再者,性格較易傾
9
向抑鬱、沮喪、否認、依賴及自我形象低落的人士容易有複雜的哀傷過
程,因為他們較難運用資源應付及適應轉變 2, 14 。
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