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 - 活出安康樂耆年-長者精神健康手冊
P. 59

哀傷反應是正常的過程,是身體和心理失去平衡狀態的表現,需要一段時間

            才可以慢慢回復。哀傷反應的嚴重程度及時間長短因人而異,並不是每一個
            人都會出現所有的反應。哀傷的過程並沒有「應該」、「不應該」、「好」、

            「壞」、「對」及「錯」之分,因此不須要跟別人比較。對於部分喪親者,
            喪禮過後才是哀傷旅程的開始,因為之前要應付各種實際事務而壓抑的情緒,
            於喪禮後才有機會抒發出來。另外,由於親友逐漸回復日常生活而減少聯絡,
            亦會令喪親者的孤單感或其他哀傷反應加劇。其後心情難免會像過山車般,

            「時好時壞」,尤其於特別日子如生忌、死忌、紀念日或節日等,情緒也會
            比較波動。

            哀傷並沒有一個確實的時間表,那麼,怎樣才知道已經過渡了哀悼呢?其中
            一個指標是當想到逝者時,情感上的痛苦和身體反應開始沒有那麼強烈,儘
            管哀傷感覺可能仍然是你的一部分,但它已不再籠罩著整個人。平時能談笑

            自若,可與其他人一樣感受愉悅情緒,也能夠重新投入生活,計劃將來,與
            人建立親密關係,這樣就代表哀傷已告一段落。

            學者對哀傷過程有不同的詮釋,以下介紹其中兩個較常見的理論:

            1. 任務模式         11

                根據任務模式,哀悼者於哀傷過程中並不是被動的,他們可以採取不同的
                方法去適應親人的離世,從而減輕傷痛的感覺,而當中有四個主要任務須
                要去處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i.  接受失去的事實:接受喪親的事實,承認逝者已經去世,明白「人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能復生」。在喪禮中跟逝者道別、說出未有機會表達的話語、或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送上最後祝福等,都有助接受死亡的事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ii.  處理悲傷情緒:容許自己真實地體驗並處理哀傷的情緒,不要壓抑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逃避。只有坦誠地面對及體會傷痛,才能真正接受和轉化它。喪親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跟信任的親友或專業人士談論喪親經驗,或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去抒發情緒,例如透過哭泣、跟親友傾訴、寫信給逝者、書法、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畫、跳舞、唱歌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iii. 適應沒有逝者的生活:適應在沒有死者參與的情況下,重新安排並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續自己的日常生活。規律的生活可以幫助適應至親離世後的轉變,例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定時的作息時間、均衡飲食、適當的運動及社交活動等。學習新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能或發掘興趣來適應新的角色,調整自我形象及人生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iv 尋找和逝者連結的方法:彼此的關係並不會因為逝者的離世而終結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它可以其他的形式延續下去,例如透過翻閱相片、到墳前拜祭、或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逝者的人生觀或價值觀去行事,繼續人生旅程。與逝者保持心靈上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繫的同時,亦可以將感情投放到其他親友身上,且嘗試開放心扉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認識新的朋友,擴大社交圈子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
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   64